汕头大学:以文化自信为突破口引领国际化办学 | 铸魂育人第一课
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为新生开讲《新时代大学使命与青年担当》。汕头大学供图
“学院+书院”
如何协同育人?
汕大创新举措赢得学生点赞
近日,汕头大学(以下简称“汕大”)机关第一党总支与知行书院党总支的基层党组织启动结对共建,之后行政机关的党员将深入到学生工作一线,把思想引领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做到实处。
汕大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也是广东唯一一所“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建校近40年来,改革创新底色依旧。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表示,汕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打造“七维”思政工作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时代新人。
10年践行“学院+书院”
协同育人
在汕大,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院和书院的双重哺育。学院像“爸爸”,侧重专业知识系统培养;书院如同“妈妈”,把思政教育和综合素质融入日常生活,润物无声。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汕头大学书院总院常务副院长林兵峰介绍,早在2008年,汕大在内地高校中率先打破了传统宿舍的管理方式,成立关注本科生全程培养的至诚书院,2017年全面推行书院制,构建完整的学院专业教育和书院通识教育“一体两翼”的培养体系。
现在,在汕大9所书院中,党建、团建、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国防教育、人文科学素质培养及拓展等教育丰富多彩,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7至8间宿舍横向组成小型社区,配备一名“导生”联系学生;这些社区纵向组成中型团队,建立团总支、党支部,书院构成大型团队,设置学生会和团委等组织。
“书院让辅导员有了专业化发展的大平台。”吴锳凡是汕大思源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日常要联系书院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800多名学生,还要打造有品牌特色的实践育人活动。新书院从无到有,快速提升了她的思政工作水平。为响应“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她还主动兼任思政课老师,用身边案例和体验式教学,赢得学生追捧。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汕大,有一群思政课教师积极创新改革,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沈忆勇扎根汕大30年,他善于采用环境模拟教学方法,在法律基础课程上,围绕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当律师、做检察官进行研讨判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在湖南执教20年的思政课教师成海鹰去年加入汕大后,很快得到学生认可。学生们称赞:“成老师的课很有启发,一个知识点旁征博引,从古典哲学谈到社会热点,还推荐了不少名著。”
公益课程开设近300门
不久前,汕大“助蕾行动”公益课程在鮀莲街道大井社区开讲,学生们经过系列理论课的学习,走出校门学以致用,引导农村女性青少年健康成长,宣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思政课的领航下,汕大所有学生都有一门特殊的必修课——公益课程。
汕大校团委书记姚溱介绍,公益课程将公益活动与学术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0年至今,汕大共开设公益课程292门次,学生11930人次修读,教师1110人次承担教学任务,累计为近400个单位服务达41万个小时,服务潮汕及周边的中小学、社区、农村、乡镇、福利院等单位,并拓展辐射到福建、陕西、四川等地。
培养新时代社会责任,是汕大做好思政工作的拓展延伸,户外教育项目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以体育精神培养为重点,建立多元化户外教育体系。
汕大每年开展户外教育活动逾30场,受益学生近3000人次。从“希夏邦马峰登山科考”到“南极科考探险”“划艇横渡大西洋”,虽然最终参与人数有限,但面向全校层层选拔的机制,鼓励了全校学生抓住机遇、努力进取。2018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点赞汕大户外教育模式,希望继续完善积极发挥示范效应。
日前,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汕大2019至2022级本科生可获学费全额奖励,这为学生拓展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供了更多可能。
坚定“四个自信”开门办大学
在不久前的汕大校园开放日上,印度籍母女教师Singh和Gandhioke热情地推荐考生报考汕大,吸引了不少家长驻足咨询。
国际化是汕大始终坚持的办学特色,外籍教师比例占到14%,近50%教师有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验,今年的毕业生中,约68%有出境交流经历,新建的国际学院还将迎来第一届留学生。在最新一期QS亚洲大学排名中,汕大国际化指数达到满分。
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是大趋势,如何在开门办学和坚定“四个自信”之间融会贯通地做好工作,是对汕大思政工作的考验。
汕头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曾锐介绍,汕大以“文化自信”为突破口,让外籍教师理解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他们带着高度认同感和工作热情教书育人,在学生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汕大缅甸籍教师凌学敏主动开设摄影公益课程,带着学生遍及潮汕各地,留下珍贵民俗影像。
与此同时,汕大为学生提供更多出境机会,培育学生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我与各国代表共同磋商,探讨国际议题;在中国香港实习,我尝试把课本上的社会研究方法运用到公共服务当中;在加拿大交换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全球视野……”汕大2014级学生翁乐湃说,汕大提供各种机会,让他走得更远、看得更广、信仰更加坚定。
对话
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
全面加强思政工作助推高水平发展
汕头大学思政工作探索了哪些经验?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汕大思政工作做了哪些探索?
汕大历来重视思政教育,尤其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和广东省委巡视组对汕大进行巡视后,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经过多年探索,汕大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七维”思政工作体系:
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是做好思政工作的根本保证;深化思政课教育改革是重要内容;探索“双院制”育人方式是创新途径;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有力保障;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是重要载体;培养新时代社会责任是拓展延伸;文化自信引领国际化办学是时代特色。
打造“七维”思政工作体系过程中,
有哪些具体的举措令您印象深刻?
学校党委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从人才引进、办学空间拓展、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全力支持“年轻的马院”快速成长。全体校领导、学院书记院长在每学期讲好“思政第一课”的基础上,还全部担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师,推动形成育人合力格局。例如我以《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为题讲授思政课,与学生面对面深入交流。
学校还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建立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把符合条件的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每位校领导联系六七名高层次人才,将党管人才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全员育人。
目前,汕大思政工作贴近人心,做实做活,特色初显,“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的经验做法辐射全国;开设整合思维课程、公益课程、户外教育课程等,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七维”思政工作体系,
将对汕大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七维”思政工作体系将有力推动汕大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分“三步走”到2040年实现综合实力稳居国内一流高校行列的目标。汕大未来也将更有底气、有信心打开办学格局,发挥海洋生物学、抗风研究等学科专业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同时,通过思政工作,将带动全校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实现一流水平的干部队伍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实现优良的党风政风、校风师风、班风学风;实现优质的人才培养;实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思政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实现具有文化景观育人的校容校貌、和谐文明的校园秩序。
来源 | 南方日报、广东省教育厅
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好经验、好成绩,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gdedu.gov.cn 约定您!
“广东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
政务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权威发布
沟通桥梁
服务平台